二七借贷合同纠纷处理、管辖法院确定及合同无效情形解析

一、普通借贷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1. 协商解决
    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主且相互体谅的原则下,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合同约定,通过阐述事实、摆明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处理合同纠纷的一种途径。这是最有益于维持双方关系的解决办法,有助于防止双方产生更深层次、难以挽回的矛盾。
  2. 调解处理
    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方(即调解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由第三方对纠纷双方进行解释疏导,促使他们相互体谅、让步,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 仲裁解决
    即由第三方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决,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争议解决法律机制。不过,其成本相对较高。
  4. 诉讼解决
    也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该方式通常耗时较长,但费用相对较低。

二、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规则

需注意的是,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涉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的案件,均不依据履行地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三、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

以下情形下,法院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 订立民间借贷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民间借款合同;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二七区是河南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因纪念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大罢工而得名。辖区总面积159平方公里,辖17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78万人,位于郑州市中心西南,东接管城区,西与中原区、荥阳市毗邻,南连新密市、新郑市,北邻金水区。二七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有汉代民居邓公寨、明代周悼王陵等众多历史遗迹。郑州老奶奶庙遗址将中华文明探源向前推进了3-5万年;商代青釉瓷尊,把中国瓷器烧造史提前了1000多年;阎氏陶瓷、郑商瓷等瓷器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百年老街德化街的“商文化”精神传承至今;二七纪念塔成为河南省零公里点标志,郑州烈士陵园等留下了浓郁的红色文化。二七区交通便利、通讯快捷。京广、陇海两条铁路大动脉在境内交汇,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区内有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站——郑州站。2016年,二七区生产总值完成513.5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4.2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4.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9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29元。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